杨全胜
职称:副高
所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AI算法硬件加速、可重构计算
电话:
邮箱:yangqs@seu.edu.cn
职务:计算机示范中心副主任
个人简介

杨全胜 工学硕士,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系统结构方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系统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美国Xilinx公司Outstanding Professor。

1994年工作以来,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CPU+FPGA异构多核结构与多核并行算法、人工智能算法及智能芯片、嵌入式系统软件与应用以及可重构计算等研究。工作至今共教授本专科及研究生课程10余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与教学论文60余篇,EI检索10多篇,出版教材7本(其中一本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一本获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二等奖,一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计算机学科组),教辅书籍1本,主持一项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一项教育部-Intel合作科研项目,两项江苏省和教学改革项目、三项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两项横向技装项目。参与和承担各种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级鉴定。2018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再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还获得东南大学教学卓越奖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一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二等奖。多次获得省级科学进步奖、优秀教学奖以及学校优秀教学工作奖和校教学成果

可访问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室网站了解更多信息。



研究方向
  • 嵌入式多核与众核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的研究

     包括嵌入式多核与众核的架构研究、核间互联模式的研究、特殊领域架构(DSA)研究、异构多核与DSA下硬件资源管理(操作系统)的研究、异构多核与DSA编程模式(并行算法)的研究等。

  • 可重构计算技术的研究

     主要是可重构算法、可重构架构、可重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研究

     主要是嵌入式应用系统的研发、嵌入式系统软件的研发、计算密集型算法的硬件化研究、软硬件协同的研究。

  • AI算法硬件加速器的研究

     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硬件化研究,目前主要应用方向为智能交通,机器视觉、电路设计自动化等。


教育经历
  • 1987.9-1991.7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机应用专业   理学学士

  • 1991.9-1994.4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工学硕士

工作经历
  • 1994.8-至今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师

科研项目

一、科研项目

  • 横向项目,微型视觉AI芯片原型研究,2022-2023,10万,在研,主持

  • 横向项目,8909005628,********,2021-2022,38.6万,在研,主持

  • 横向项目,8909005270,********,2018-2020,33万,已验收,主持

  • 横向项目,8509000218,基于RapidIO的FPGA软总线,2018-2020,4.5万,在研,主持

  • 横向项目,8509000208,汽车安全驾驶人工智能辅助算法研究,2017-2018,20万元,结题,主持

  • 横向项目,8509000175,计算机综合实验平台研发,2016-2018,1万元,结题,主持

  • 横向项目,8509000160,基于云平台多模式识别技术研究,2016-2017,5万元,结题,主持

  • 东南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450,基于Minisys的教学虚拟实验平台研究与设计,2014-2015,1万元,结题,主持

  • 东南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449,基于网络的单片机虚拟实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2014-2015,1万元,已结题,参与

  • 省基金研究计划项目,BK2009267,基于决策图的大规模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1,结题,共同主持

  •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MOE-INTEL-08-12,基于Intel多核架构的程序并行优化技术研究,5万美元,2008~2010,结题,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773105,软件维护和演化过程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2008~2010,结题,参与(排名第2)

  •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513,面向服务的软件测试技术及其支撑工具研究,2007~2009,已结题,参与(排名第2)

  • 合作项目,人类精子库管理软件开发,1万,2004~2005,已结题,主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类精子库项目的子项目)

  • 江苏省计算机应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新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台的研究与开发,已结题,参与

  • 江苏省计算机应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操作系统的研究,已结题,参与

  • 江苏省计算机应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的研究,已结题,主持

  • 横向项目,江苏省响水供电局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研制与开发,已结题,参与

  • 省卫生厅项目,局部视网膜无创伤诊断系统,已结题,参与(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

  • 省发展基金项目,局部视网膜分析图式眼睛诊断系统研究,已结题,参与(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

  • 校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网络并行机群系统的并行算法研究,已结题,参与

  • 省教委项目,江苏省重点学科网络化管理系统,已结题,参与(已通过省级鉴定,国内领先)

  • 省教委项目,江苏省高校系级教育科研信息服务与管理示范系统,已结题,参与(已通过省级鉴定,国内领先)

  • 国家863CIMS专题,用于CIMS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已结题,参与(已通过CIMS专家组验收)

  • 横向项目,河南省项城热电厂实时监测与生产管理系统,1995~1996,已结题,参与

  • 横向项目,多微机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1992~1995,已结题,参与(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横向项目,吴江发电厂实时监测与生产管理系统,已结题,参与(已通过省级鉴定,国内领先)

二、教研项目

  • 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实践课程贯通师资培训(项目负责人,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2022)

  • 《SOPC软硬件协同设计-AIOT SOC》实践课程,(项目负责人,2020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2022)

  • “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MOOC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在线开放课程项目,2018-2019)

  • “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本科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2018-2019),验收优秀

  • “嵌入式系统(研究生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2019-2020),验收通过

  • 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的实践类慕课建设研究,(项目负责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2017)

  • “计算机组成”实践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教育部-Xilinx产学研合作项目,2016-2017)

  • 面向计算机学科研究性创新培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与实践,(参与,学校教改项目,2017-2018)

  • 基于系统软件分析与设计的嵌入式系统实验的探索与实践,(参与,学校教改项目,2013-2014)

  • 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中基于问题与发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学校教改项目,2010-2012)

  • 基于无线网络的计算机接口实验平台设计(参与,学校教改项目,2010-2012)

  • 东南大学985三期拔尖人才课程建设——全英文(双语)课程“ Input/Output System in Micro-Computer”(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教改项目,2011,2011~2013)

  • “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手段深化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教改项目,2010_7_4,2010~2012)

  • “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追加建设(项目负责人,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HiEd 09 MoE curriculum-SEU, 2010~2011)

  • “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HiEd 09 MoE curriculum-SEU, 2009~2010)

  • 计算机专业本科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教改项目,2008_7_4,2008~2010)

  • 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教材(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已出版)

  • 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主编,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已出版)

  • 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设计与分析能力的方法研究(主要参加者,教改项目,结题)

  • “《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主要参加者,教改项目,获得学校教学成果2等奖,2004年)

  •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教改项目,通过验收)

  • “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改革(主要参加者,教改项目,获得学校优秀课程群一等奖和省优秀课程群奖(不分获奖等级),2002年)

  • 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辅助教学课件(项目负责人,教改项目,通过验收)

  • 基于多媒体的单片机辅助教学与实时仿真系统(主要参加者,校教改项目,已通过省级鉴定,国内先进,并公开发表,校教学成果3等奖)




论文著作

一、出版教材

  • 杨全胜,钱瑛,任国林,王晓蔚,吴强,《CPU设计实践教程-从数字电路到计算机组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计算机学科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513千字,2020.10  

  • 杨全胜编写,《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470千字,2017.11

  • 杨全胜,胡友彬,王晓蔚,吴强编写,《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东南大学规划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668千字,2012.12

  • 杨全胜,王健编著,PhotoshopFlash基础教程》(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教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2

  • 杨全胜主编,杨全胜、王晓蔚、翟玉庆、张志政、吴强编著,《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430千字,2008.10

  • 杨全胜,胡友彬等编著,《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684.8千字,2007.9

  • 杨全胜,王健编著,《多媒体技术》(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457千字),2002.7

  • 杨全胜主编,胡友彬副主编,杨全胜、胡友彬、王晓蔚、霍亮、吴强、陶东辉编,《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680千字,2002.3

二、教学研究论文

  • 杨全胜,翟玉庆,吴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计算机综合实践类“金课”建设,计算机教育,2021,No.318(6) 52-56

  • 杨全胜,翟玉庆,舒华忠,姜龙玉,吕倩,贯通式与虚实结合的计算机系统实践平台建设,计算机教育,2018, No.277(01) 19-24

  • Yang Quansheng,Wang Xiaowei,The Practice of Research Learning in the “Basic of Computer Hardware” Cours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siness and E-Government(ICEE 2011), Shanghai,2011.5(EI Compendex检索,20112914160048,2011)

  • 杨全胜.吴强. 基于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3).

  • 杨全胜,王晓蔚,任国林,徐造林,计算机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内涵与人文内涵探讨,计算机教育,No.16,2009,P70-73,103

  • 杨全胜,强调系统综合观,鼓励创新精神-记“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改革实践,计算机教育 No.23 2008, P31-33

  • 杨全胜,王晓蔚,吴强,对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的思考,计算机教育 No.22 2007 p36-p39

  • 杨全胜,王晓蔚,朱怡健,加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的思考,计算机教育 No.2 2007 p39-p41

  • 杨全胜,朱怡健,王晓蔚,开放模式下的“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教学实践,计算机教育,增刊,2005

  • 杨全胜,《现代微机接口与通信》课程改革探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专辑)No.2,2001

  • 杨全胜,王晓蔚,多媒体CAI的研究与开发,高等教育,No.2,1997

三、期刊论文

  • 杨全胜,翟玉庆,吴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计算机综合实践类“金课”建设,计算机教育,2021,No.318(6) 52-56

  • 江仲鸣,杨全胜. 基于异构多核SoC的LT码编码硬件化技术研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20,Vol.42(12),2125-2132

  • 杨全胜,翟玉庆,舒华忠,姜龙玉,吕倩,贯通式与虚实结合的计算机系统实践平台建设,计算机教育,2018,No.277(01) 19-24  

  • Yuchang Mo,Farong Zhong,Huawen Liu,Gang Cui,Quansheng Yang Depth-first event ordering in BDD-based fault tree analysis,Computing and informatics,2012.6.1,31(6+):1401~1416

  • Wang Xiaowei,Wang Kuixing,Yang Quanshe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f Compiler Based on GCC,Recent Adva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Engineering,2012.02.05,3:809~814

  • Yuchang Mo,Farong Zhong,Huawen Liu,Gang Cui,Quansheng Yang Efficient ordering heuristics in BDD-based fault tree analysis,Wiley Journal of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Under Publication,2012.02.22,29(3):307~315

  • 莫毓昌,杨全胜,故障树随机生成及变量排序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11.8.1,45(9):1539~1543

  • Mo Yuchang,Yang Quansheng 动态多阶段系统模块化分析Journal ofSoutheast University,2010.1.15,25(3):316~319

  • 沈海嘉,杨全胜,基于FPGA的ARM9与PC/104总线接口的设计,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4.24,19(3):182~185

  • 崔涛,杨全胜,基于FPGA技术的通用模糊控制器设计,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03.10,19(3):15~18

  • 王丽,杨全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一种方法,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02.10,18(2):80~82

  • 杨全胜,邢汉承,可重构专用微处理器设计方法的分析,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08.15,28(8):1516~1519

  • 王列伟,王健,杨全胜,针对ALM结构FPGA的改进工艺映射算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05.15,29(5):90~93

  • 潘旻旻,邢汉承,杨全胜,芯片设计中工艺映射方法的选用策略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03.30,29(3):91~93

  • 陈海波,杨全胜,一种动态可重构多媒体芯片的构建方法高性能计算技术,2006.2.1,(2):36~39

  • 杨全胜,徐宏炳,王能斌,基于网络集群系统的并行数据库中数据均衡分布研究,计算机科学,2001.08.15,28(8):32~35

四、会议论文

  • Yang Quansheng, Lin Shanshan,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practical MOOC,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ICCSE 2019,1095-1099,Toronto,Canada,2019,8

  • Lin Li, Quansheng Yang, SMCFA: A Zynq-based Stacked Multi CPU-FPGA Architectur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eld Programmable Technology IEEE, Xian, 2016.12

  • 杨全胜,吴哲凯,CMCsim:一种可配置的多核模拟器2012年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学术年会 (ACA’12),西安,2012.8.25-2012.8.26

  • Kai Su, Quansheng Yang, Lipeng Zhang, Junling Zhang, JPEG decoding algorithm optimization based on multi-core processor,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ICMT 2011, Hangzhou,2011.8(EI Compendex检索,20113814353628,2011)

  • Chao Wu, Han Ye, Quansheng Yang, Unattended Power Monitored Control System Design,The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Control(ICACC2011), Harbin,2011.1(EI Compendex检索,20114014393985,2011)

  • Quansheng Yang,Hailong Li,A New Virtual-address-mapping Mechanism for Low-energy I-cache,The 2nd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2010),中国武汉,2010.12.10-2010.12.12

  • Quansheng Yang,Zhekai Wu,An Improved Mesh Topology and Its Routing Algorithm for NoC,The 2nd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2010),武汉,2010.12.10-2010.12.12

  • 苏凯,杨全胜,一种基于RISC结构支持定点乘除法运算的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Proceedings of the 10th Corss-Stra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CSIT2010) Nanjing. 2010.11

  • Feng,Zou; Sheng,Yang Quan; Sheng,Yan ; Wei,Wang Xiao,The Research of the Multithreaded Al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reedy Algorithm in Multi-core and Multi-processor System,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09) Nanjing, 2009.12 (EI Compendex检索,20102212964141,2010)

  • Li, Zhengxing; Yang, Quansheng,A Low-energy Set-associative I-cache Design with Last Accessed Way based Replacement and Predicting Access Policy,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09) Nanjing, 2009.12 (EI Compendex检索,20102212964042,2010)

  • Li Zhengxing,Yang Quansheng,An Improved Design on Performance and Cache Miss Rate for Set-Associative I-cache,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2009)Wuhan, 2009.12 (EI Compendex检索,20101212799802,2010,IEE Inspec,11024047,2009)

  • Yan Sheng,Zou Feng,Wang Xiaowei,Yang Quansheng,Research on Thread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Automatic Parallelization,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2009) Wuhan, 2009.12 (EI Compendex检索,20101212799878,2010,IEE Inspec,11034128,2009)

  • Cheng Lian,Yang Quansheng,Thread Priority Sensitive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Fair Scheduling Strategy,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2009) Wuhan, 2009.12 (EI Compendex检索,20101212798936,2010,IEE Inspec,11034052,2009)

  • 解玉洁,杨全胜,王建勇,基于Minisys指令集的流水CPU设计与实现,24届南京地区研究生通信年会[D] 南京.2009.12

  • 吴哲凯,杨全胜, 基于MiniSys的双核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24届南京地区研究生通信年会[D] 南京.2009.12

  • 闫升,邹峰,王晓蔚,杨全胜,多核多处理器下的多线程调度策略,Proceedings of the 10th Corss-Stra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CSIT2008)Nanjing, 2008.10

  • 李正兴,杨全胜,一种基于RISC结构支持浮点加减运算的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Proceedings of the 10th Corss-Stra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CSIT2008) Nanjing, 2008.10

  • 杨全胜,邢汉承,一种基于IP核的动态可重构专用处理器的设计方法2006年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学术会议(ACA’06),成都,2006.8.17-2006.8.17

  • 朱明,徐造林,杨全胜,一种基于全局布局算法的线长估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新进展,CAD/CG’,2006(山东,济南)P153-P158

  • 陈海波,杨全胜,openMosix集群文件系统oMFS实现机制的分析, 2004年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学术会议(ACA’04),济南, 2004.8

  • 杨全胜,徐宏炳,网络并行机群中的多路合并算法研究’97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 ,张家界,1997.10.1-1997.10.1

五、大会报告

  • 杨全胜,“重构计算机系统能力课程体系,培养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第一届“长三角”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教学与实践高峰论坛,(南京),2021.5

  • 杨全胜,“纵横贯通与虚实结合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实践平台”,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暨第一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南京),2017.11

  • 杨全胜,“系统互连和输入输出子系统”,2016年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教学论坛,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6.8

  • 杨全胜,“基于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2016年山东省电子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16.7

  • 杨全胜,“全国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系统综合实践规范(讨论稿)”,2016年全国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会议,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6.5

  • 杨全胜,大会分组交流报告“基于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2015Xilinx全国教师大会,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5.7

  • 杨全胜,“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远程虚拟实验平台研究”,2015年全国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会议,报告人:无锡:江南大学,2015.4

  • 杨全胜,“面向系统的综合实践环节建设与实践”,华北地区EDA/PLD技术研究会,报告人: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3

  • 杨全胜, “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厦门:集美大学,2011.10


专利
  • 杨全胜等,基于UART的面向计算机系统实践教学的程序在线下载系统和方法,2020,中国,ZLZL202010152599.6
  • 杨全胜等,基于局域网和FPGA的远程电路设计硬件实验系统及方法,2015,中国,ZL 201510187659.7

  • 杨全胜等,一种基于Zeboard的远程监控FPGA中电路运行的方法,2015,中国,ZL 201510215680.3  

  • 杨全胜,基于网络的具有底层硬件支撑的FPGA远程实验仿真软件软件著作权,2015,中国,2015SR140164



获奖情况
  • 2023年,“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获得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持人) 

  • 2023年,“三链并举、多维协同、双驱联动—系统推进计算机类领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23年,“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团队获江苏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负责人)

  • 2022年,“三链并举、多维协同、双驱联动—系统推进计算机类领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21年,获东南大学教学卓越奖

  • 2021年,“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获江苏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持人)

  • 2020年,“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获首届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 2020年,“基于国产芯片的人工智能应用实验”获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实验教学案例一等奖(排名第3)

  • 2018年,“产业需求牵引的计算机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

  • 2017年,“产业需求牵引的计算机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7年,“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虚实结合的计算机系统实践平台建设” 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7年,“基于S86系统设计类8254的定时/计数器”获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实验教学案例二等奖

  • 2017年,个人获得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年杰出贡献奖

  • 2016年,“Minisys系列CPU设计”获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实验教学案例一等奖

  • 2016年,“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实践课程体系”获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实验教学案例二等奖

  • 2016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获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实验教学案例二等奖

  • 2013年,“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3年,“面向系统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获得全国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 2011年,“强化工程和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1年获得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

  • 2010年,主编的教材《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获得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二等奖。

  • 2009年获得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

  • 2009年,由本人作为课程负责人的“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一课被评为2009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

  • 2008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人参与编著的《Photoshop与Flash基础教程》一书,(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教材)

  • 200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主编的《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一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08年“计算机专业面向系统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研究”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8年“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学习网站”获2008年东南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

  • 2007年获得东南大学教学奖一等奖。

  • 2007年“计算机学科研究型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7年参与Intel公司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建立“东南大学-Intel多核技术实验室”

  • 2007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人主编的《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

  • 2005年获得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优秀奖。

  • 2004年“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获江苏省高校第二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多媒体教学好课件奖。

  • 2004年“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获东南大学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

  • 2004年“《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4年获东南大学教学奖一等奖

  • 2004年获东南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

  • 2003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参与编写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一书。(高等学校教材)

  • 2003年获东南大学教学奖二等奖

  • 2002年“《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建设”通过验收并实际用于教学。

  • 2002年“‘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改革”获得学校优秀课程群一等奖,省优秀课程群奖(省奖不分获奖 等级)。

  • 200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参与编写的《多媒体技术》一书。(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教材)

  • 2002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人主编的《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书。(高等学校教材)

  • 2002年获东南大学教学奖二等奖

  • 2000年~2002年指导进修教师3名,均获得学士学位。

  • 2001年“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辅助教学课件”通过验收。

  • 2001年东南大学教学奖二等奖

  • 2000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主编的《操作系统概论自考应试指南》一书。(自学考试系列辅导教材)

  • 1999年“基于多媒体的单片机辅助教学与实时仿真系统”通过省级鉴定并获校校改成果三等奖。

  • 1998年~2000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脑大赛的软件技能大赛和江苏省大学生电脑大赛的软件技能大赛,获一次省集体第一名,一次省集体第二名,其中1人获全国优秀,2人获省一等奖,4人获省二等奖。


  • 联系方式
  •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计算机学院
  • 邮政编码:211189
  • ​办公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计算机楼
  • 学院微信公众号